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新站

笔趣阁新站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四国争霸 > 第694章 诸葛意图

第694章 诸葛意图(1 / 1)

这一日,天光初亮,山间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。诸葛亮乘坐的四轮车在亲卫的护卫下,终于抵达了斜谷南口的前沿阵地。车轮碾过碎石,发出吱呀的声响,在这片战前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
他示意停车,在侍卫的搀扶下,缓缓站起身,手搭凉棚,向谷内望去。

这一望,饶是诸葛亮一生见惯风浪,心下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只见前方的斜谷道,与他记忆中以及地图上所标示的已然大不相同。原本虽狭窄但尚可通行的路径,此刻竟被无数巨大的山石堵塞得严严实实。那些巨石,小的如房屋,大的简直像小山包,它们杂乱却又带着某种刻意地堆叠在谷道最险要的位置,形成了一道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壁垒。石壁陡峭,猿猴难攀,更不用说大队人马和辎重车辆了。

而在这些巨石壁垒的后方,隐约可见北汉军森严的营寨。旌旗招展,刁斗森严,鹿角、壕沟一应俱全,巡逻的士兵队伍穿梭其间,秩序井然。一股沉凝如铁的杀气,隔着老远都能清晰地感受到。

诸葛亮的目光锐利如鹰,缓缓扫过整个防御体系。他注意到对方营寨的选址极为讲究,依山傍水,占据了绝对的地利。阵型的布置更是深谙兵法,前后呼应,左右联动,几乎找不到明显的破绽。尤其是侧翼水源地的防护,更是重重设防,显露出布阵者缜密的心思。

他的眉头微微蹙起,心中升起一丝疑虑。据他所知,北汉在西北的主将是征西将军白善,此人虽是一员老将,经验丰富,但用兵风格似乎更偏向于稳扎稳打,正面交锋,而非如此……精巧而富于谋略。

“张祎。”诸葛亮轻声唤道。

随侍在侧的谋士张祎立刻上前一步,躬身应道:“丞相,下官在。”

诸葛亮依旧望着远处的北汉军营,语气平静无波,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那平静下隐藏的波澜:“对面统兵之人,可是那北汉征西将军白善?”

张祎早已做足了功课,立刻回答道:“回丞相,据我军密探多方打探确认,如今在斜谷前线主持防务、布下此阵的,并非白善本人。而是来自凉州天水城的一员名叫姜维的小将军。”

“姜维?”诸葛亮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,似乎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信息。他缓缓坐回四轮车上,羽扇轻摇,目光中流露出思索之色,随即化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,“姜维……好个姜维,年纪轻轻,布阵竟有如此章法,环环相扣,沉稳老练,堵死要道,抢占水源,这是要与我打一场持久对峙啊。”

张祎见丞相对此人感兴趣,便继续禀报他所掌握的情报:“丞相,据闻此番北汉应对我军的整体策略,并非出自白善,也并非全是这姜维之功。对面营中,还有一位关键人物。”

“哦?”诸葛亮目光一闪,“何人?”

“乃北汉昭武皇帝吴权亲自任命的一位军师,名叫司马懿。”张祎压低了声音,“此人原是魏国老臣司马朗的儿子,据说从小便聪慧过人,有神童之誉,在河内温县一带颇有名声。魏国灭亡后,他被吴权发掘,收为己用,甚为倚重。而这次提出‘五路’进犯我大汉策略的,据细作传回的消息,主导者正是此人!”

“司马懿……司马朗之子……”诸葛亮喃喃自语,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群山,看到了那个素未谋面却已给他制造了巨大麻烦的对手。他沉默了片刻,手中的羽扇也停止了摇动,最终,用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听清的声音,缓缓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‘五路伐蜀’之策,竟是出自他手……此人,万不可小觑啊。”

他意识到,眼前的对手,绝非寻常将领。一个年轻而富有锐气的姜维,加上一个深沉多智的司马懿,这斜谷,恐怕真的成了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。

接下来的几天,蜀军大营异常安静。

与北汉军营每日操练、加固工事的紧张氛围不同,诸葛亮似乎并不急于进攻。他没有像司马懿预想的那样,立刻派兵试图清理堵塞道路的巨石,或者发动强攻。

相反,他派出了大量的细作和精干的小股部队,化整为零,如同溪流渗入沙地一般,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斜谷周围的山林之中。他们的任务并非战斗,而是仔细观察,详细记录——记录北汉军巡逻队伍的路线和换防时间,记录每一处可能通行的崎岖山径,记录水源的流向,记录风向的变化,甚至记录鸟兽的异常动向。

诸葛亮自己则大部分时间待在中军大帐内,对着那张巨大的汉中地图沉思默想,或者仔细阅读每一份探马送回的情报。他时而用朱笔在地图上做着标记,时而又将标记擦去。帐内的烛火,常常亮到深夜。

蜀军这反常的宁静,如同一片沉重的乌云,笼罩在斜谷上空,反而让北汉军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。士兵们私下里议论纷纷,猜测着诸葛丞相到底在酝酿什么惊人的计谋。

这种异样的平静,也同样引起了司马懿的警觉。

他站在自己的了望台上,每日观察着蜀军大营的动静。看到对方按兵不动,只是不断派出探马,他的眉头越皱越紧。诸葛亮用兵,向来以奇诡着称,如此沉寂,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大的图谋。

“他在找什么?”司马懿在心中反复思忖,“是在寻找绕过斜谷的小路?还是在探查我布防的弱点?”

这一日,正当司马懿对着地图苦苦思索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。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上了望台,单膝跪地,双手呈上一封紧急军报。

“报——!军师,姜维将军急报!”

司马懿心中一凛,迅速接过军报展开。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迹,他的脸色骤然一变。

军报上赫然写着:发现蜀军一支数千人的队伍,由两名蜀将率领,避开大道,正沿着一条隐秘的山间小路,朝着上方谷的方向快速移动!

“上方谷!”司马懿失声低呼,握着军报的手猛地收紧。

刹那间,他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,几天来的疑惑瞬间有了答案!诸葛亮按兵不动,派出大量探马,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他囤积粮草的重地!如今,对方果然探查到了上方谷的方位,这支数千人队伍,分明就是去探路,甚至可能是去执行奇袭或焚烧粮草的先锋!

粮草乃大军命脉,一旦上方谷有失,莫说守住斜谷,这数万大军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!

冷汗,几乎要从司马懿的额角渗出。他万万没想到,诸葛亮的目光如此毒辣,动作如此迅速精准!

“来人!”司马懿再无平日的沉稳,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,“速速传令给姜维将军,令他即刻点齐本部兵马,火速驰援上方谷!务必将来犯蜀军击退,确保粮草万无一失!快去!”

“得令!”传令兵不敢有丝毫耽搁,转身飞奔下台,马蹄声如骤雨般远去。

司马懿快步走到台边,望着上方谷的方向,胸口剧烈起伏。他苦心经营的持久防御之策,竟在短短几天内就被诸葛亮窥破了关键所在。这第一回合的暗中较量,他似乎已经落了下风。

“诸葛亮……好一个诸葛亮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隐隐的挫败。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,现在才刚刚开始。而上方谷,已然成为了这场智斗的第一个焦点。

热门推荐